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如果来到南极,除了茫茫大海、皑皑冰山,还能看到企鹅成群结队地散步,海豹慵懒地晒着太阳,虎鲸跃出海面留下惊鸿一瞥,不知名的大鸟从头顶飞过,感受到的是几千几万年前大自然的气息。
那么,你想不想有机会去领略一下南极的风光呢?
有两条途径:1、你很有钱;2、学海洋技术专业,成为专业工作者,争取机会坐上开往南极的科考船。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专业立足于国家“海洋强国”和山东省“海洋强省”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位于青岛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年积累的特色与优势建设的科教融合专业。本专业下设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海洋遥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与传统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专业采取“2+2”培养模式,充分结合了学校、研究所的教育、科研资源,让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真正参与到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当中,学生将有机会登上科考船,在浩瀚的大海中体验涉海科研工作者们的日常,甚至一睹南极的风貌。学生们在主校区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大三开始便进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参与到各个研究团队所承担的科研工作中来。研究所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和科研仪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成为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综合性人才。
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这时你离南极就越来越近了。以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方向为例,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探测与监测仪器研发,以及其它与光学、电子信息等方面相关的工作。2020年4月22日,赴南极参加中国第35次越冬任务和第36次度夏任务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科研骨干张锋,在圆满完成科研任务后,随初次出征南极的“雪龙2”号顺利抵达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基地码头。张锋来自海仪所“海洋光学”创新团队,他作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在南极中山站搭建了国际上首台南极部署的可全天时对80-110 km大气风场和温度观测的钠荧光激光雷达。该项目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牵头,海仪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团队参与实施。在第35次度夏任务期间,先后完成系统的选址、地基建设、集装箱的拼接、激光雷达系统的搭建等工作。
在连续525天南极科考的工作过程中,海仪所激光雷达团队圆满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为团队在南极恶劣环境搭建系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获得大量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将为研究极隙区中高层对太阳风粒子注入的响应以及全球大气环流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不仅仅是南极,广阔的海洋还存在着太多值得人类探索的角落。21世纪是“海洋世纪”早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对海洋已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随着国家提出“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我国的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洋技术作为探索海洋的钥匙,学院将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聚焦国家战略、科学前沿与社会需求,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院真诚地欢迎有志学子报考我校海洋技术专业!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1273号
版权所有: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地址:中国青岛苗岭路37号
电话:0532-58628535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0037682号